商品詳情
⍋
PADIWAWA阿美族魚簍轉譯《黃藤濾杯編織工作坊》
原民文化 ✕ 纖維知識 ✕ 咖啡品飲 ✕ 工藝體驗
「一個孩子如果要知道自己的根,都必須從複雜的編織開始,人的一生必須經過編織來記錄生命,如果孩子能順著藤的路線,他會明白山的生命。」-《有靈 • 原民植物智慧》
順著藤,你會找到天空與根,沿著咖啡的香氣,連結樹與大地的養份。
此次工作坊,我們將從過往的漁獵生活走入現代的早晨儀式,透過雙手編織自然、生活與傳統智慧,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咖啡濾杯。
「魚簍在過去是日常抓取河邊、海邊生物常使用的器物,通常由藤、竹編製而成,器口的內縮結構使裡頭的螃蟹、青蛙爬不出來。」工藝師陳豪毅有次上山忘了帶咖啡濾杯,便就地取材,以黃藤編織製作,過程中意外發現魚簍的器口造型非常適合作為濾杯使用,因而啟發了後續的創作。
⩨
透過這次工作坊,我們將認識黃藤的柔韌與堅實,了解它如何從傳統漁獵器物,一路演變為日常中的容器。現場也結合ZABU提供的手沖咖啡,延續山林智慧與自然的禮贈,在編織與品飲過程中,體驗傳統技藝可以有新的使用方法。
〝padiwawa (拔利娃娃) 〞:意旨「漏斗形狀」
時間|08/02(六)、08/03(日) 15:00 - 18:00
地點|地衣荒物:中庭 (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34號)
〔 活動內容 〕共約3hrs
15:00-15:30 | 地衣荒物報到 + 展覽導覽 |
15:30-16:30 | 藤編工作坊教學 + 編織實作 |
16:30-17:30 | 品飲ZÁBU現場沖煮咖啡、持續實作 |
17:35-18:00 | 總結 + 完成作品 |
〔 注意事項 〕
※ 適合對象:10歲以上民眾皆可
(若有家長陪同,需依在場人數報名參與 ex. 1 大 1 小 → 報名 2 位)
※ 課程費用包括:講師費、材料費、場地費、咖啡飲品、自己做的成品(黃藤咖啡濾杯)
※ 當天報到時出示購買人的姓名即可
⍋
〔 講師 〕
陳豪毅(Akac Orat)
1984年出生於台東南王部落,為卑南族人,後移居母親的阿美族部落,長期於地方從事策展、工藝創作與藝術教育。其創作關注自然材料與原民文化在當代生活中的重置與再生,透過編織與建築,回應土地的語言與身體的勞動。他策劃的展覽多以「原民生命的重新定義」為命題,並將跨領域藝術的實踐帶入部落教學與青年訓練中。
他曾親手建造一間阿美族的傳統家屋,並在其中實驗原民生活的當代詮釋,讓建築不只是空間,而是一種活著的敘事。他相信,唯有讓材料重新說話,文化與記憶才得以回家。
國際交流展演活動
2018-2019 舊生活營 ,Yambaru Art Festival 山原藝術節,日本沖繩
2019-2020 史前模式,Yambaru Art Festival 山原藝術節,日本沖繩
2021 逆風行舟——阿美族獨木舟舷外浮桿與漁獵器具計畫,台東,台灣
2023 IMIROA探索海之事:夏威夷文化交流計畫,夏威夷,美國
2024 夏威夷Hale wa`a傳習工作坊,夏威夷,美國
策展實踐
2020「孤島孵夢」台北當代藝術館,台北,台灣
2023 「淺山行路人」浪漫臺三線藝術祭,台三線,台灣
⍋
〔 本次參與品牌 〕
藤木植人|O.K.A.F Crafts
以植物為路徑,回應山林的呼喚
我們相信,唯有深植於土地,才能生成真正貼近自然與文化的思維與行動。藤木植人以「植物」為媒介——作為語言,也作為方法,行走於山野與村落之間,嘗試在當代的縫隙中,尋找一種能與自然對話的製作模式。
在我們的實踐中,藤不只是編織材料,而是一條通往文化記憶與地方知識的線索。從阿美族漁獵器物的田野調查、傳統家屋的修繕、到夏威夷航海文化與建築技術的跨島工作坊,藤木植人以身體參與和群體記憶為核心,展開一系列關於修補、連結與重構的實踐。
我們的策畫行動常以展覽與文化交流活動為節點,將地方知識轉化為公共感知的過程。這些行動既是製作,亦是對「如何從手的技藝中閱讀世界?」以及「如何讓植物的邏輯重塑我們對空間與社會的理解?」的發問。
藤木植人IG 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okaf_crafts/
編織之屋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omanoAkac/
咖啡客座現場出杯 ZÁBU
傳說中的 ZÁBU,宛如那一方日本傳統的塌塌米坐墊,靜靜地展開,邀請人在快速變動的世界中尋得片刻心靈的停歇。
ZÁBU 以咖啡美學為軸心,開創儀式性的沖煮表演,延伸出結合技術與感官的專屬器皿設計,於器物中窺見風景,於風味中探尋意境。
作為台灣資深的咖啡品牌之一,ZÁBU 長年專注於高品質咖啡豆的烘焙與表現,其作品被視為技術與藝術交融的產物,不斷探索咖啡與生活、身體、土地之間更深的連結
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