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品詳情
⍋
作品象徵著文明的建立和衰落。在項鍊形式的框架下,我慢慢地構建,焊接並串聯連接各個部分。
儘管最終結果是完整而系統的,但仍與損壞和衰減相關。
同樣地,建立文明亦是如此,畢竟文明的積累往往伴隨著破壞。
飾品與關節、骨架相互纏繞,又像鱗片般守護恆溫,支撐著本體,也表述了內在。
⍋
|作家介紹
Moru Wu 吳孟儒
「以金屬實驗開創,煉製出原創合金材料的金工藝術家。」
合金,通指由兩種以上的化學元素結合,混合並成為具有全新金屬特性的獨創物質。藉由不同的金屬元素配置,在火焰燒製後熔解,液體狀態下熔合成為全新的金屬媒材,最後經冷卻後凝形。然而,因不同的成份比例組成,達到金屬之間表面張力的各自不同,影響著金屬肌理的生成。如同煉金師般,反覆地進行熔合實驗、在歷經千百次的失敗經驗當中,吳孟儒逐步找出自身對於獨一金屬的執著與想像,在伴隨著深痕一次次的顯現下,決定擁抱各個不同合金的特色痕跡,並掌控出每一種不同比例的金屬合金所對應產生的紋理。挑戰金屬工藝的界線與可能,重新定義金屬的材料語彙,選擇創造表面自然肌理與不規則的裂痕變化,經由掌控後的合金材料穩定且牢固,乘載著破碎與紋路,並凝結於金屬的表面之中。在加工處理後提升表面質地的細膩度,達到視覺上的粗糙但使用上卻又細緻的平衡,成為吳孟儒於金工創作中的材質核心,設計出前衛又充滿環境意識的自然風格系列首飾作品。
學歷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016-202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_應用藝術研究所
2011-2015 國立清華大學_藝術與設計學系
獲獎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021 《EUREKA!-天才的閃光》珠寶精選_獲選, 瑞士
2021 琥珀之旅藝術珠寶比賽-《監控首飾》_獲選, 立陶宛
2021 發酵珠寶首飾競賽_獲選, 義大利
2021 Fio.當代珠寶大賽_二等獎, 巴西
2021 雷格尼卡國際首飾競賽-《Still Human?》_獲選, 波蘭
2020 IDA國際設計大獎_時尚設計類_銀獎, 美國
2020 當代珠寶年鑑-《Arte y Joya_Yearbook 2020》徵選_獲選, 西班牙
2020 Deggendorf工藝博物館-《書檔的重新詮釋!》工藝與設計競賽_獲選, 德國
2020 威尼斯設計週-古代與現代之間徵件競賽 _學生獎, 義⼤利
2020 布達佩斯藝術珠寶之夜_獲選,布達佩斯,匈牙利
2020 台東工藝獎_市場潛力獎, 台灣
2020 JOYA藝術珠寶與物件展_獲選_巴塞隆納, 西班牙
2020 台灣國際金屬工藝大賽_器物組_銅質獎, 台灣
2020 發酵珠寶首飾競賽_獲選, 義大利
2020 日本首飾競賽_入選, 日本
2020 波蘭琥珀首飾設計獎_銀獎, 波蘭
2019 伊丹國際首飾競賽_入選, 日本
2019 哈瑙銀器三年獎_入選, 德國
展覽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021 雅逸藝術中心《玩得過火|金屬創作聯展》_獲選, 台灣
2021 CC Gallery《視界|藝術家徵件聯展》_獲選, 台灣
2021 北京國際首飾藝術週《礪行》_獲選, 中國
2021 KORU7國際當代珠寶三年展_獲選, 芬蘭
2021 雷格尼卡銀飾嘉年華_雷格尼卡, 波蘭
2021 米蘭珠寶首飾週_米蘭, 義大利
2020 德國萊比錫應用藝術展_萊比錫, 德國
2019 第19屆哈瑙銀器三年展_哈瑙市金工之家與境內巡迴, 德國
⍋
|作品資訊
產地|臺灣
材質|自製合金
尺寸|每件約:長 42-50 cm / 寬 8-18 cm / 高 2-4 cm
|清潔建議
商品表面會隨著配戴時間,產生氧化屬於正常現象,盡量避免接觸酒精等揮發性有機溶液或化學物質(如泡湯時硫磺可能產生染色反應),若欲回復原有色澤,可寄送板根進行表面維護,內圈材質均為純銀,可以拭銀布進行擦拭推光,即可恢復金屬光澤。
|配戴建議
商品表面屬於自然的紋理生成,為求原生質感擬真,質地空間仍存有許多粗糙處,建議於配戴時避免紡紗材質的服裝,以避免勾扯服飾。
⍋
合作品牌
⍋
殼 Surface|演化概念衣料飾物選
Earthing Way Collection Project vol.5
當舊的皮膚不能適應長大後的身軀時,物種就會進行脫皮蛻殼,是物種成長演化的過程。
本季地衣荒物將從物種的生命狀態,討論到物件服裝的材質與設計,以概念選品的方式呈現來自不同創作者對於「殼」的想像,比如象徵皮膚調節與生物呼吸的服飾層次、濾鏡般改變視野的造型眼鏡設計,來自藝術家的創傷再造,解構內心偽裝與防衛的皮革面具,衍伸著生命存放養分的臟器包袋,如關節支撐著身體又像鱗片般守護恆溫的合金首飾。
⍋
地衣荒物